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和增强实验室活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投资效益,在实验室工作中牢固树立效益至上观念,把我校实验室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依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精神,特制订本考评办法。
第二条 绩效考评范围:全校所有的教学实验室(含基础类和专业类)和学科实验室,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绩效考评。
第三条:绩效考评原则:实验室绩效考评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的原则;考核结果能够反映实验室的客观实际,把实验室工作导向提高效益之路。
第四条 绩效考评组织
1、实验室绩效考评实行学院自评、学校考评二级制度。
2、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会同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部、计财处、公共事务管理处等有关部门具体部署绩效考评工作,每一年组织一次考评工作,并公布绩效考评实验室名单和评比成绩。
第五条 学院自评
学院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实验室主任和有关专家参加的自评小组,负责组织本学院实验室绩效自评,按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见附件)中所列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自评记分,并写出详细的自评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将每个实验室的绩效自评报告和考评记分表(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各一份)上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第六条 学校考评
1、学校由分管副校长领导,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具体组织实施,根据学科类别设立若干个考评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人;
2、考评组首先听取学院对实验室绩效自评的总体报告,了解学院实验室绩效考评情况;然后分别审阅和听取各个实验室绩效自评报告,并对实验室绩效自评的有关疑义进行提问,汇报人当场进行说明和答辩;
3、实地考察实验室的绩效情况,察看有关资料和数据,考评专家按照“实验室绩效考核记分表”上考评的内容逐条进行评审(听、问、考、查),确定总得分,并写出实验室绩效考核评比总体报告。
第七条 绩效考评内容
实验室绩效考评采用记分制,满分为120分,其中20分是附加分。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绩效考评的内容包括:资产利用率(30分),实验室综合管理(35分),实验教学(35分)和附加分(20分,包括自制自修仪器设备,教学成果、人才培养)等四大部分。
专业课教学实验室绩效考评的内容包括:资产利用率(30分),实验室综合管理(35分),实验教学(35分)和附加分(20分,包括自制自修仪器设备,科研工作量、人才培养)等四大部分。
学科实验室绩效考评的内容包括:资产利用率(30分),实验室综合管理(35分),科研与人才培养(35分)和附加分(20分,包括自制自修仪器设备,科研经费再投入)等四大部分。
在上级部门组织的检查、评比中,成绩优秀者附加分为满分20分,不合格者当年的绩效考核成绩为不及格(D级)。
第八条 表彰奖励
1、实验室绩效考评结果张榜公布,A、B、C、D四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2、各学院要对实验室绩效考评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针对考评结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实验室综合效益。
3、学校将把实验室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今后实验室投入的重要依据,对综合效益好、工作水平高的实验室予以表彰,并重点投入;对效益低下、工作水平上不去的实验室减少甚至停止投资,进行整顿,限期改进,以达到“发挥效益,提高水平”的目标。
4、学校将把实验室绩效考核结果与学院年度考核结果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量、经费等挂钩。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附件: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课教学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
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
学院: 实验室: 考评时间期限: 日期: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资产利用率30% | 实验室 利用率10% | 实验室利用率= ,其中 实验室容量= ,每生占有面积标准:机房、语音室为1.5平方米/生,其他基础实验室为3.0平方米/生; 基础实验室额定课时数为36周×5天×(7-2)=900小时/年, 机房、语音室额定课时数为36周×5天×(7-1)=1080小时/年。 | A:9、10,B:7、8, C:5、6,D:≤4 |
|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含大型仪器设备)10% | 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 ,其中 仪器设备总课时数:所有仪器设备实际使用的课时数之和; 单台件定额机时:计算机和语音设备的定额课时数为1080×80%=864小时/年,其他的为900×80%=680小时/年; | A :9、10,B: 7、8, C :5、6,D:≤4 |
|
|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与共享情况10% | 单台件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 ,其中 有效机时:必要的开机准备时间+使用时间+必须的后处理时间;有效共享机时×1.2参加计算。 定额机时:计算机和03类通用设备的定额机时为500小时/年;其他的为400小时/年。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 | A :9、10,B: 7、8, C :5、6,D:≤4 |
|
| 无大型仪器设备的,此项不考评。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含大型仪器设备)得分×2。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A :26~30,B:21~25,C 15~20,D:≤14 |
|
|
|
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
实验室综合管理
35% | 实验室 运行4% | 实验室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1分);每年有工作总结,能对实验室目前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能认真分析和总结(1分);实验室档案材料齐全、统计报表完整、上报及时(2分)。 | A:4,B:3,C:2,D:1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相应的分数,依此类推。 | ||||||
安全及环境 卫生管理6% | 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实验室的安全始终贯穿在实验室各项工作中;摆放整齐,卫生清洁。 | A:6,B:5,C:4,D:≤3 |
|
|
| |
酌情给分,出现安全事故得0分 | ||||||
队伍建设5% | 有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本科学历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80%以上);队伍结构合理(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20%以上);有切实可行的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年培训比率大于25%);有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 A:5,B:4,C:3,D:≤2 |
|
|
| |
每有一项不满足的扣一分,依此类推。 | ||||||
仪器设备帐物相符率5% | 通过抽查10台件检查设备帐物相符率,其中5台以物对帐5台以帐对物。 | A:5,B:4,C:3,D:≤2 |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 | ||||||
仪器设备 完好率5% | 通过抽查5台件来检查设备完好率;检查维修记录。 | A:5,B:4,C:3,D:≤2 |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没有维修记录的扣两分。 | ||||||
低值品、消耗品和材料管理5% | 抽查5台件检查帐物相符率;抽查5台件检查完好率。 | A:5,B:4,C:3,D:≤2 |
|
|
| |
无帐册全扣;有帐册的,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 | ||||||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5% | 检查设备完好率、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总台件小于5台的全查,大于5台(含5台)的查5台。 | A:5,B:4,C:3,D:≤2 |
|
| 无大型仪器设备的,此项不考评。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帐物相符率得分和仪器设备完好率得分都×1.5。 | |
每台都有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者为满分,少1种扣1分,扣完为止;损坏1件扣3分,扣完为止。 | ||||||
A:30~35,B:24~29,C:18~23,D:≤17 |
|
|
|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
实验教学 35% | 实验教学 管理10% | 有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有实验计划安排及完成情况表; 有实验教材、指导书、实验项目卡片、实验开设记录、实验报告、工作日志等资料;实验准备充分、指导认真、实验组不超过4人。 有考试考核制度,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完整,数据处理正确,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探讨。 | A:9、10,B:7、8, C:5、6,D:≤4 |
|
|
|
| |||
一项不达标的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 | ||||||||||
实验项目 开出率15% | 实验开出率= | A:13~15,B:10~12,C:7~9,D:≤6 |
|
|
|
| ||||
100%得15分,每递减2%扣1分 | ||||||||||
实验教学 改革5% |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占总实验项目的比例。 | A:5,B:4,C:3,D:≤2 |
|
|
|
| ||||
比例≥40%得5分,每递减4%扣1分 | ||||||||||
实验室 开放5% | 仪器设备对校内、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开放实验室具体管理办法与措施;开放的实验室项目占全部实验项目的比例。 | A:5,B:4,C:3,D:≤2 |
|
|
|
| ||||
比率小于10%的全扣,每提高5%少扣1分 | ||||||||||
附加分20% | 自制、自修仪器设备 | 自制仪器设备或自修仪器设备且产生一定效益(有记录) 效益增加系数S1=自制或自修仪器设备产生的效益值/设备折旧 折旧年限:05类电子设备为5年,03类仪器仪表为8年,其他设备为10年。 | A:18~20,B:14~17,C:10~13,D:≤9 |
|
|
| ||||
S1≥0.025得1分,每提高0.025加1分; R≥0.1得2分,每提高0.1加2分; 校级成果每项加1~3分,省级成果每项加3~10分,国家级成果每项加10~20分,满分20分; 实验室升级为省部级实验室加10分,升级为国家实验室加20分;学科升级为省重点扶持学科加5分,升级为省重点学科加10分,升级为省重中之重学科加15分,升级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加20分;升级完后,每年加分为升级分×0.4;上级领导参观、考察或调研等一次加0.5分(由设备处统计)。 总分不超过20分。 |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指本、专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人才培养投入产出比R=实际人才培养量/额定人才培养量; 实际人才培养量=本专科毕业设计人数/3 额定人才培养工作量=投入经费(万元)/5 投入经费=设备投入+实验室装修投入+实验室使用面积×0.3万元(考虑折旧) 设备投入=普通仪器设备投入经费+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 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20+0.5×(设备原值-40) 折旧年限:房屋50年,装修10年 | |||||||||
实验教学成果,学科、实验室建设 | 有学校认可的实验教学研究成果,包括教改方案、论文、实验教材等;实验室升级,学科升级,上级领导参观、考察等。 |
| ||||||||
| A:30~55,B 24~29,C:18~23,D:≤17 |
|
|
|
| |||||
A:90~120,B:70~89,C:50~69,D:≤49 |
|
|
|
|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教学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
学院: 实验室: 考评时间期限: 日期: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
资产利用率30% | 实验室 利用率10% | 实验室利用率= ,其中 其中:实验室容量= ,每生占有面积标准:专业实验室为4平方米/生; 专业实验室额定课时数为36周×5天×(7-3)=680小时/年。 | A:9、10,B:7、8, C:5、6,D:≤4 |
|
|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含大型仪器设备)10% | 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 ,其中 仪器设备总课时数:所有仪器设备实际使用的课时数之和; 单台件定额机时:680×80%=576小时/年; | A:9、10,B:7、8, C:5、6,D:≤4 |
|
|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与共享情况10% | 单台件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 ,其中 有效机时:必要的开机准备时间+使用时间+必须的后处理时间;有效共享机时×1.2参加计算。 定额机时:计算机和03类通用设备的定额机时为500小时/年;其他的为400小时/年。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 | A:9、10,B:7、8, C:5、6,D:≤4 |
|
| 无大型仪器设备的,此项不考评。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含大型仪器设备)得分×2。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A :26~30,B:21~25,C 15~20,D:≤14 |
|
|
| ||||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实验室综合管理
35% | 实验室 运行4% | 实验室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1分);每年有工作总结,能对实验室目前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能认真分析和总结(1分);实验室档案材料齐全、统计报表完整、上报及时(2分)。 | A:4,B:3,C:2,D:1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相应的分数,依此类推。 | ||||||
安全及环境 卫生管理6% | 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实验室的安全始终贯穿在实验室各项工作中;摆放整齐,卫生清洁 | A:6,B:5,C:4,D:≤3 |
|
|
| |
酌情给分,出现安全事故得0分 | ||||||
队伍建设5% | 有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本科学历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80%以上);队伍结构合理(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20%以上);有切实可行的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年培训比率大于25%);有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
|
|
|
| |
每有一项不满足的扣一分,依此类推。 | ||||||
仪器设备帐物相符率5% | 通过抽查10台件检查设备帐物相符率,其中5台以物对帐5台以帐对物。 | A:5,B:4,C:3,D:≤2 |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 | ||||||
仪器设备 完好率5% | 通过抽查5台件来检查设备完好率;检查维修记录。 | A:5,B:4,C:3,D:≤2 |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没有维修记录的扣两分。 | ||||||
低值品、消耗品和材料管理5% | 抽查5台件检查帐物相符率;抽查5台件检查完好率。 | A:5,B:4,C:3,D:≤2 |
|
|
| |
无帐册全扣;有帐册的,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 | ||||||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5% | 检查设备完好率、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总台件小于5台的全查,大于5台(含5台)的查5台。 | A:5,B:4,C:3,D:≤2 |
|
| 无大型仪器设备的,此项不考评。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帐物相符率得分和仪器设备完好率得分都×1.5。 | |
每台都有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者为满分,少1种扣1分,扣完为止;损坏1件扣3分,扣完为止。 | ||||||
A:30~35,B:24~29,C:18~23,D:≤17 |
|
|
|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
实验教学 35% | 实验教学 管理10% | 有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有实验计划安排及完成情况表; 有实验教材、指导书、实验项目卡片、实验开设记录、实验报告、工作日志等资料;实验准备充分、指导认真、实验组不超过4人。 有考试考核制度,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完整,数据处理正确,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探讨。 | A:9、10,B:7、8, C:5、6,D:≤4 |
|
|
|
| |||
一项不达标的扣0.5分,直到扣完为止 | ||||||||||
实验项目 开出率15% | 实验开出率= | A:13~15,B:10~12,C:7~9,D:≤6 |
|
|
|
| ||||
100%得10分,每递减2%扣1分 | ||||||||||
实验教学 改革5% |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占总实验项目的比例。 | A:5,B:4,C:3,D:≤2 |
|
|
|
| ||||
比例≥40%得5分,每递减4%扣1分 |
|
| ||||||||
实验室 开放5% | 仪器设备对校内、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开放实验室具体管理办法与措施;开放的实验室项目占全部实验项目的比例。 | A:5,B:4,C:3,D:≤2 |
|
|
|
| ||||
比率小于10%的全扣,每提高5%少扣1分 | ||||||||||
附加分20%
| 自制、自修仪器设备 | 自制仪器设备或自修仪器设备且产生一定效益(有记录) 效益增加系数S1=自制或自修仪器设备产生的效益值/设备折旧 折旧年限:05类电子设备为5年,03类仪器仪表为8年,其他设备为10年。 | A:18~20,B:14~17,C:10~13,D:≤9 |
|
|
|
| |||
S1≥0.025得1分,每提高0.025加1分; R≥0.1得2分,每提高0.1加2分; K≥0.1得2分,每提高0.1加2分; 实验室升级为省部级实验室加10分,升级为国家实验室加20分;学科升级为省重点扶持学科加5分,升级为省重点学科加10分,升级为省重中之重学科加15分,升级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加20分;升级完后,每年加分为升级分×0.4;上级领导参观、考察或调研等一次加0.5分(由设备处统计)。 总分不超过20分 |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包括研究生培养、本专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计算人才培养投入产出比R=实际人才培养量/额定人才培养量; 实际人才培养量=3×博士研究生人数+硕士研究生人数+本专科毕业设计人数/3 额定人才培养工作量=投入经费(万元)/5。 | |||||||||
科研工作量,学科、实验室建设 | 计算科研投入产出比K=实际科研工作量/额定科研工作量; 实际科研工作量计算按照学校有关办法进行; 额定科研工作量=投入经费(万元)/15。 投入经费=设备投入+实验室装修投入+实验室使用面积×0.3万元(考虑折旧) 设备投入=普通仪器设备投入经费+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 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20+0.5×(设备原值-40) 折旧年限:房屋50年,装修10年; 实验室升级,学科升级,上级领导参观、考察等。 | |||||||||
| A:30~55,B 24~29,C:18~23,D:≤17 |
|
|
|
| |||||
A:90~120,B:70~89,C:50~69,D:≤49 |
|
|
|
|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
学院: 实验室: 考评时间期限: 日期: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资产利用率30% | 实验室 利用率10% | 实验室利用率= 其中:实验室容量= 学年科研人时数为各位教师在该实验室从事科研时数之和,1个研究生按0.3个教师计算; 每位教师占有面积标准为20平方米,1个研究生按0.3个教师计算; 实验室额定工作时数为40周×5天×7=1400小时/年。 | A :9、10,B: 7、8, C :5、6,D:≤4 |
|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含大型仪器设备)10% | 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 仪器设备总课时数:所有仪器设备实际使用的人时数之和; 单台件定额机时:1400×80%=1120小时/年; | A :9、10,B: 7、8, C :5、6,D:≤4 |
|
|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与共享情况10% | 单台件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 有效机时:必要的开机准备时间+使用时间+必须的后处理时间;有效共享机时×1.2参加计算。 定额机时:计算机和03类通用设备的定额机时为500小时/年;其他的为400小时/年。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 | A :9、10,B: 7、8, C :5、6,D:≤4 |
|
| 无大型仪器设备的,此项不考评。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含大型仪器设备)得分×2 | |
≥95%得10分,每递减5%扣0.5分 | ||||||
A :26~30,B:21~25,C 15~20,D:≤14 |
|
|
|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
实验室综合管理
35% | 实验室 运行4% | 实验室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1分);每年有工作总结,能对实验室目前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能认真分析和总结(1分);实验室档案材料齐全、统计报表完整、上报及时(2分)。 | A:4,B:3,C:2,D:1 |
|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相应的分数,依此类推。 | |||||||||||||
安全及环境卫生管理6% | 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实验室的安全始终贯穿在实验室各项工作中;摆放整齐,卫生清洁。 | A:6,B:5,C:4,D:≤3 |
|
|
|
| |||||||
酌情给分 | |||||||||||||
队伍建设5% | 有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本科学历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80%以上);队伍结构合理(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20%以上);有切实可行的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年培训比率大于25%);有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 A:5,B:4,C:3,D:≤2 |
|
|
|
| |||||||
每有一项不满足的扣一分,依此类推。 | |||||||||||||
仪器设备 帐物相符率5% | 通过抽查10台件检查设备帐物相符率,其中5台以物对帐5台以帐对物。 | A:5,B:4,C:3,D:≤2 |
|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 | |||||||||||||
仪器设备 完好率5% | 通过抽查5台件来检查设备完好率;检查维修记录。 | A:5,B:4,C:3,D:≤2 |
|
|
|
| |||||||
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没有维修记录的扣两分。 | |||||||||||||
低值品、消耗品和材料管理5% | 抽查5台件检查帐物相符率;抽查5台件检查完好率。 | A:5,B:4,C:3,D:≤2 |
|
|
|
| |||||||
无帐册全扣;有帐册的,每有一项不符就扣一分,依此类推。 | |||||||||||||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5% | 检查设备完好率、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总台件小于5台的全查,大于5台(含5台)的查5台。 | A:5,B:4,C:3,D:≤2 |
|
| 无大型仪器设备的,此项不考评。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帐物相符率得分和仪器设备完好率得分都×1.5。 |
| |||||||
每台都有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者为满分,少1种扣1分,扣完为止;损坏1件扣3分,扣完为止。 | |||||||||||||
A:30~35,B:24~29,C:18~23,D:≤17 |
|
|
| ||||||||||
项目 | 分项目 | 指标内涵 | 考评标准 | 自评 | 校评 | 备注 | |||||||
科研与人才培养35% | 科研工作量25% | 计算科研投入产出比K=实际科研工作量/额定科研工作量; 实际科研工作量计算按照学校有关办法进行; 额定科研工作量=投入经费(万元)/15。 投入经费=设备投入+实验室装修投入+实验室使用面积×0.3万元(考虑折旧) 设备投入=普通仪器设备投入经费+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 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20+0.5×(设备原值-20) 折旧年限:05类电子设备为5年,03类仪器仪表为8年,其他设备为10年,房屋50年,装修10年。 | A:21~25,B:17~20, C:13~16,D:≤12 |
|
|
| |||||||
K≥0.5得5分,每提高0.1加4分; 超过25分后的分值可用来弥补人才培养分和附加分。 | |||||||||||||
人才培养10% | 人才培养包括研究生培养、本科毕业设计、青年教师培养。 计算人才培养投入产出比R=实际人才培养量/额定人才培养量; 实际人才培养量=3×博士研究生人数+硕士研究生人数+本科毕业设计人数/3+青年教师培养量(青年教师升为副教授人数+2×青年教师升为教授人数+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人数数+2×出国进行学术交流数+出国做访问学者数) 额定人才培养工作量=投入经费(万元)/5。 | A:9、10,B:7、8, C:5、6,D:≤4 |
|
|
| ||||||||
R≥0.5得2分,每提高0.1加2分;最高10分 | |||||||||||||
附加分20% | 自制、自修仪器设备 | 自制仪器设备或自修仪器设备且产生一定效益(有记录) 效益增加系数S1=自制或自修仪器设备产生的效益值/设备折旧 | A:18~20,B:14~17, C:10~13,D:≤9 |
|
|
| |||||||
S1≥0.05得1分,每提高0.05加1分; 科研经费再投入系数S2≥0.05得1分,每提高0.05加1分;超过20分后的分值可用来弥补科研与人才培养分; 实验室升级为省部级实验室加10分,升级为国家实验室加20分;学科升级为省重点扶持学科加5分,升级为省重点学科加10分,升级为省重中之重学科加15分,升级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加20分;升级完后,每年加分为升级分×0.4;上级领导参观、考察或调研等一次加0.5分(由设备处统计)。 总分不超过20分 | |||||||||||||
科研经费再投入 | 科研经费投入系数S2=科研经费对设备的再投入/设备折旧 | ||||||||||||
学科、实验室建设 | 实验室升级,学科升级,上级领导参观、考察等。 |
| |||||||||||
| A:30~55,B 24~29,C:18~23,D:≤17 |
|
|
| |||||||||
A:90~120,B:70~89,C:50~69,D:≤4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