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路与智能信息研究所

时间:2014-03-31浏览:1709

现代电路与智能信息研究所有三个研究方向:现代电路理论及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信息系统,现有研究人员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10人,国际著名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 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L O Chua为研究所客座教授,国际著名科学家、香港城市大学讲座讲授陈关荣为研究所兼职教授。

研究所拥有国家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实验室面积2315㎡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1875万元,实验仪器设备5207台套。

研究所具有博士和硕士招生资格,近三年授予硕士学位48 人,在读研究生36人;近几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6项,科研经费1151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级项目14项,横向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71篇,SCI、EI和ISTP三大收录论文50篇,曾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三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论文奖。

曾参加全国第二、第三级IC_CA D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以主要参加者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参与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砷化镓IC-CAD”等项目研究,获“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参与研究的“863”项目“深海电视抓斗”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所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团队,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多项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多项飞思卡尔智能汽车比赛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指导研究生获得“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团体三等奖,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团体二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个人二、三等奖。

现代电路理论及应用方向主要研究混沌电路,记忆电路,开关电路,人工神经网络,传感器网络,集成振荡器电路,射频电路,多值逻辑电路等基本理论与应用。该方向紧密追踪研究前沿,近几年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十一五”军事预研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3项,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项,其它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4篇,EI收录论文5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获得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三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论文奖。

智能信息处理分析主要研究图像传感器及其信息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遗传算法,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现代编码技术等。在图像传感器(光电探测器)及其片上信号处理方面,研究了通道内弱相关CFA图像缺失像素对角线方向高频分量的恢复方法、基于数学统计计算和最小线性均方估计的通道内弱相关CFA图像缺失像素水平和垂直方向高频分量的恢复方法、利用小波域高频系数相关性对具有加性和乘性混合噪声的CFA图像进行颜色插值运算。近三年发表SCI论文5篇,EI收录论文8篇,获得了相关算法的授权发明专利,目前正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

智能信息系统方向基于现代电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设计、集成智能信息系统,用以模拟人类的智能感知、智能思维和智能行为,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与利用,实现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的智能开发、管理与应用。本方向多年致力于智能化信息系统的采集、挖掘、集成和创新工作,其标志性成果有一体化综合舰桥智能信息系统,家庭健康在线系统,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这些成果与产业化相结合,已初步完成产品化工作,预计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横向项目多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多篇。